第268章火爆大朝会,硬刚李二,回答我!?【求月票】
“陛下!”
在被李承乾一句话打懵后,那名率先站出来的御史,当即将目光移向了李世民。
那意思很明显,太子这么嚣张,你都不管管?
还有,太子有什么资格对大臣的弹劾进行决断?
其实不光那名站出来的御史满心不解,别的大臣也希望李世民给个说法,不然这朝会还怎么进行下去?
却听李世民淡淡道:“无舌,宣旨吧!”
“诺!”
无舌应诺一声,似乎早有准备一般,当即拿出一份圣旨,高声念道:“皇太子承乾,宜令听讼,在兹恤隐。自今以后,诉人惟尚书省有不伏者,於东宫上启,令承乾断决。今若有固执所见,谓理不尽,然后闻奏。贞观三年,九月十六日。”
“这”
众臣听到这份旨意,不禁满脸诧异。
因为这份旨意的意思是,以后审理诉讼案件,得由尚书省先审理,然后交给太子决断,如果对太子的决断不满意,再让皇帝做最终裁决。
可别小看这个流程,在大唐的政法体系中,尚书省作为行政机构,是处理政务的,而司法通常是由刑部或大理寺负责的。
如今李世民在这个流程中,加了一个东宫,政治意图可谓昭然若揭。
当然,这份旨意跟刚才那名御史弹劾李承乾之事,没有多大的关系,但从这份旨意中却不难看出,皇帝是在放权了。
也就是说,这次大朝会,名义上是由皇帝在主持,其实是由太子在主持。
想通了这个关键,不光那名御史心有怯怯,就连众臣也不禁面面相觑。
看来重阳宴那晚之后,太子已经不是徒有虚名的太子了,是真正的实权太子了。
“太子殿下,臣有本奏!”
就在众臣反应过来的下一刻,大理寺卿戴胄站了出来。
却听李承乾淡淡道:“何事?”
“禀太子,从贞观二年初到现在,有三百九十一名囚犯已经判了死刑,臣原本想请求陛下批准秋后处以‘大辟’之刑。然,有一人案情生变,臣请求重审这名死囚,请太子准许!”
“哦?”
李承乾听到戴胄的奏报,不由眉毛一挑,然后追问道:“何故生变?”
虽然他没有审理过任何案子,但这种被判死刑,又突然改判的情况,肯定不简单。
却听戴胄接口道:“回太子,此案是由大理寺丞张蕴古审理的,臣请求张蕴古为太子解答。”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