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能力都非常优秀,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因此必要的步坦协同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是临时装甲团里,除了装甲营外,还有一个步兵营的缘故,为了配合作战,这个步兵营也获得了一批额外的装甲运兵车的配合。
在大量人的注视下,许多强开始指挥临时装甲团入城作战。
先是在外籍军团的配合下,把敌军在城郊乃至城市边缘的部分敌人,火力点,阵地先行拔出。
随后783坦克一马当先,充当开路先锋杀了上去。
后头则是防护能力稍微弱一些,但是机动性能更好,观察视野也更好,更为灵活的556轮式装甲车……这款装甲车是纯粹的火力输出车辆,并不具备运兵功能。
这玩意,实际上和783坦克是同一概念下的产物,能在极端环境下依靠全面防护硬抗敌军的轻武器火力攻击,并使用重机枪进行火力输出。
之所以有了783坦克还搞了这款只有五吨的轮式装甲车,自然是因为783坦克太贵了……这可是第一款履带式坦克,价格还是比较昂贵的。
再加上重量也不轻,设计重量就达到了八吨多,但是楚军的装甲兵有个传统,那就是喜欢额外铺设钢板……主要是以前的装甲车太脆皮,装甲兵为了自保往往会直接弄几块钢板钢板上去加强防护。
同时也喜欢额外多运输一些弹药以及物资,以加强持续作战能力。
最后也就让783战车,如今到了波黑战车上,实际上整车重量已经突破了十吨……那些装甲车不仅仅加装了钢板,甚至还在炮塔周边堆砌了沙包。
如此机动性虽然有所降低,但是在城市的平坦道路上作战,其实也没啥太大影响,无非就是走的慢一点……但是城市作战本来也不用高速行驶啊,都是慢慢走走停停。
如此也导致了783坦克价格昂贵,而且实战中因为重量沉重,在海外部署的时候很多桥梁都无法承载其重量通过,机动性也比较差。
为了弥补这些缺点,陆军方面提出了高低搭配的思路,为783坦克搭配一款低成本,轮式底盘,机动性较好,同时重量比较轻,可以通行大部分海外地区的装甲车。
最终做出来了这款556装甲车。
此时,一批783坦克和556装甲车,相互配合缓缓向城区推进,时不时的还能看见它们的重机枪在开火。
其中的一辆783坦克,也许是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其内的机枪手当即操作十一毫米的主机枪,对着前方大约百米的一栋砖石建筑进行了密集的扫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