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承载能力这么差的桥梁……这么死贵的泊油路都修了,也不差一座水泥或钢铁桥梁啊!
而实际上,军事上的要求,远远没有民间货物运输的要求高……军方只要求桥梁承重二十吨,但是当代民间的重型卡车连车带货,往往能够有五六吨……然后,你以为这些民间卡车会一辆接着一辆驶过桥梁?
怎么可能……实际里,这些卡车会一辆跟着辆过去,一旦前方堵车的时候,甚至桥面上会拥堵一大串的重型卡车,该孔桥面实际承载的重量,有可能达到几十吨。
所以,公路设计部门在设计桥梁的时候,其承载能力往往要比军方的强制规定要更高……要不然一堵车然后桥就跨了,那得死好多好多人,从设计师到当地官员再到施工单位,那得死一片……字面意思的死一片。
大楚帝国对这些重要的官府投资修建的基础核心设施的监管,和以前的古代王朝一样都是非常严厉,甚至称得上严苛的。
对于核心工程执行追责制度,架设一个施工单位主持修建了一座桥梁,然后在三十年的设计年限里都得为此负责……除非是不可抗因素,否则在常规状态下坍塌了,立马就启动抓人抄家模式。
然后当年的设计单位,监管单位,施工单位等等全都启动追责……而大楚帝国的这种追责可不是罚款或口头谴责,而是会给你直接提起刑事诉讼,除非你能证明自己当年没错,一切都合法合规,不然多少都得进监狱里转一圈。
当然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大楚帝国里的很多工程的设计年限度非常短,设计,施工,监管乃至当地官员都会想尽办法,在一开始就降低设计年限……哪怕理论上修了一座特别坚固的大桥,正常使用百年来都没啥问题,但是他们也会想方设法把设计使用年限压缩十年八年……
防的就是这个很扯淡的追责制度。
而一些著名的桥梁设计师,干脆只设计不签名,也不和委托方接触……他设计好方案直接卖给第三方,然后第三方找个人顶包署名作为设计师……所以,你在大楚帝国里看到不少的百米大楼,数百米的跨江大桥的设计师都是一些刚拿到相应执业证书的新手建筑、桥梁设计师。
之前还出现过有不少的地方官员,都拒绝修桥……就是害怕以后被追责,后来帝国出现了一系列政策乃至打击,才把这股风气给刹住,后来进行了一系列的妥协之后,出现了推动工程的官员只有政绩还不用追责……只管推动就行,搞成功了就有政绩。
但是负责监管工程的御史需要追责,并且还是强制监管,御史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