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观察舱内,面前是长达十公里的“昆仑号”方舟星舰——这艘集合了人类最高技术的星舰能搭载五千名乘客进行跨星系航行,是火种计划的核心。
“反应堆今天开始装填反物质燃料。”
工程总监汇报说,“但生态循环系统还需要两周调试。”
陈麟的目光扫过舰体上密密麻麻的工程机器人:“压缩到七天吧,时间不多。”
看到对方惊讶的表情,他补充道,“调木星工业站的全部维修无人机来支援。”
“那会延误木星荧光海的旅游平台建设……”
“现在一切为方舟舰让路。”
陈麟斩钉截铁地说,他转向随行的李副会长,“李副会长,你负责监督方舟舰的最终测试如何,乘客名单按原计划,但增加两百个科学家名额。”
李副会长皱眉:“挤占哪个群体的配额?”
“咱们这样的人物吧。”
陈麟淡淡道,“将原定的三百人削减到一百。”
这个决定意味着协会高层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能上方舟舰,李副会长脸色变了变,但最终只是点头记下。
返程的穿梭机上,陈麟收到了张峰无的紧急通讯,行星开发署署长的全息影像看起来异常兴奋:“会长,我们找到了!晨星共同体的戴森球有个次级量子场发生器,就像……就像给灯塔加了遮光罩!”
陈麟立刻明白过来:“所以我们的戴森球像个裸灯泡一样在宇宙中发光?”
“基本是这样!”
张峰无调出技术图纸,“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在三个月内给戴森球加装这种屏蔽装置,坏消息是……”他犹豫了一下,“需要暂时关闭戴森球70%的集能功能。”
这意味着太阳系将面临能源危机,并且陈麟还不知道这会持续多久,他快速计算着影响:工业产能下降、生态圈维持困难、方舟舰建造延误……
“做吧。”他最终决定,“优先保护文明安全。”
穿梭机降落在上都太空港时,夜幕已经降临。
陈麟本该直接回协会总部,却让司机拐向了家的方向——他答应过筱筱要看那些水母资料。
悬浮车降落在园时,陈麟惊讶地发现家里灯火通明。
推开门,更惊讶地看到李副会长和张峰无坐在客厅里,面前的全息投影显示着某种复杂的装置设计图。
“爸爸!”筱筱冲过来抱住他的腿,“李叔叔和张叔叔在教我造星星!”
林云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茶盘:“他们说有重要发现必须当面汇报。”
她压低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