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曹分别设在西南角落和东北角落,以拉开这两个部门的距离。
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让中央统治者发现地方上的猫腻。
这两个部门属于常规通传部门。
此外,通政司还特设了军情曹。
这个部门的职责尤为特殊,专门负责收受来自各地的军事奏表,这些奏表往往涉及机密信息,因此需要通过特殊渠道进行传递。
通政司在收到这类奏表后,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转送至掌权者手中,确保军情的及时传递和处理,决不能有所耽误。
和军情曹差不多的还有灾情曹,这个部门专门负责收受和整理来自各地的天灾人祸奏表,同样需要在最快的时间内上达天听。
所有这些奏表在收集统计好之后,通政司会根据其内容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然后分别送往各办事官署,这一过程需要通政司官吏们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效的工作能力,以确保讯息的顺畅传递。
在现今的汉帝国中,这些奏表的主要送交对象自然是录尚书事的袁逢。
袁逢作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这些国家大事自然是由他来进行最终决策,因此他在尚书台设置了办公室,以便更高效地处理国务。
在这里,他可以及时审阅各类奏表,做出决策,并交由尚书台传达给各办事部门,进而传达到各州府、郡国府。
而这个传递的工作,也恰恰是通政司的重要职责之一。
他们不仅需要确保政务的及时上传下达,还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因此,通政司的官吏们实际上承担着一群跑腿的角色。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轻松简单,相反,他们需要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正因为通政司的工作性质对官吏的身体素质有较高要求,所以在选拔人才时,通政司主打年轻力壮、身体健康、腿脚利索的标准。
那些看起来就病怏怏的、歪瓜劣枣般的人物是绝不能被录用的。
袁逢这边推荐了一批袁氏门生故吏家族的年轻子弟加入通政司,而袁树也推荐了一批身强力壮的一心会员,这两个团体的加入为通政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得通政司的组织架构更加完善。
总体来说,在通政司的建设过程中,袁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他作为实际设计者,不仅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建议,还手把手地指导沈恪等人将整个摊子支起来,并调整好人员配置。
在袁树的带领下,通政司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整个组织架构的调整工作,并顺利交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