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金接着详细阐述起自己支持派兵出去决战的理由来,语气激昂。
吏部尚书李承勋这时却插言道:“但现在敌情的确不明,不宜骤然出兵。”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带兵多年后所积累的谨慎。
“如何不明?各处塘报都到了,连宣府总兵仇鸾的大军已至居庸关的塘报都已经到兵部,总不至于要等鞑子到了京师,才开始出兵吧?”
秦金反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是啊,难道现在不是出兵跟咸宁侯夹击俺答的良机吗?”
刑部尚书许赞这时也忍不住问道,眉头紧锁。
“但不清楚他仇鸾是真勤王,还是假勤王!”
朱厚熜这时开了口,声音冷峻,目光如刀。
许赞当即张大了嘴,愕然看向了朱厚熜。
殿内其他公卿廷臣也都露出惊讶之色,面面相觑。
朱厚熜倒是直截了当地道:“朕也只是猜测,但不能不这样怀疑,眼下全国清丈,不只是内地的缙绅大户怨言很重,边镇的边将也怨言很重,保不齐就有人故意放俺答入关,然后自己以勤王之名跟在后面,待朕的大军一出去,夹击俺答的事可能还没发生,倒让俺答提前通过他仇鸾知道我大军的路径,然后打我大军一个伏击。”
“陛下说的是,眼下就得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这些边将为妥!”
夏言这时立即附和了一句,很准确地道明了天子的思维方式。
张璁也跟着道:“臣附议!无论如何,这次俺答入寇,总督唐龙和总兵仇鸾也有失守关隘之责,不如先把他们在京师的家人全部缉拿起来!然后逼他们击退俺答!”
“如果他们做不到,就令他们自裁谢罪,如果他们敢以此直接背叛朝廷,那就诛其族!”
他的声音冷厉,显然也对边将的忠诚心存疑虑。
“陛下,臣以为不可,这样对边臣太过苛责,九边关隘太多,而鞑虏大军游弋无定,哪能处处防备的过来,若因此就严法对待,恐反使边臣私贡蛮寇,乃至畏作边臣啊!”
刑部尚书许赞提出了不同意见,很不满地瞥了两阁臣一眼。
“作为边臣,不能只想着容易邀功请朝廷重赏的好处,也应该看到守边责任大于安民!”
张璁这时冷冷回应起许赞来。
“就按元辅说的做,着锦衣卫立即逮拿其家人,另派锦衣卫出城宣朕谕于唐龙和仇鸾,朕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叛国,要么击退俺答!”
“这是他们自己放进来的人,他们应当自己送走!”
朱厚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