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官员防止东南大规模罢免治罪地方官。
至于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则是开始商议着要派遣三司官员组队南下,好让之后处理南直隶、浙江官场的事情变得符合规章制度。
其余各部司衙门,也自有差事要办。
总之。
随着严绍庭一朝大权在握,整个北京城又开始陷入到繁忙之中。
至于皇帝的安危如何,反倒是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与皇太子有着孺慕之情的严绍庭,就算是朝堂皇权更迭,也不可能失去大权。
既然没法反抗。
那不如躺平,顺其自然。
随后整整三日,整个北京城彻底进入戒严状态。
为了防止消息外传,除了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人员尽出,东厂和锦衣卫也是爪牙齐出,严加督查各处城门出入人员。
至于京营那边,也在镇远侯顾寰的军令下开始调动兵马。
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的人员调动最是密集。
腾骧四卫也已经先行一步,前往河南与江西。
调俞大猷和谭纶南下分别坐镇河南、江西的命令也已经发出。
内阁倒是在中间还顺带着补了一件事,命海瑞巡察九边。而这件事,还是高拱在确定了这一次八万京军南下,真的由儿子高务观操办军需事务后,在内阁补充提出的。
目的自然是为了在朝中动用兵马南下之际,谨防九边出事。
而用海瑞,则自然是对严绍庭的投桃报李。
毕竟这一次南边的事情结束,高务观先有严绍庭推举,后有赵贞吉点评,官阶定然是能上一上的,若是一切顺利,说不得能弄一个户部侍郎的位子。
严绍庭对此倒是保持着默许。
毕竟就算是性烈如高拱,也不过是为人父者。
而对子女的事情上,父母的态度,中原之地,从古至今,乃至未来,都是一脉相承。
他算是借用了拿捏住子女便拿捏住父母的道理,并且活灵活现的运用了一切。
至少他也不需要当着高拱的面问上一句:老高,你也不想你儿子不能进步吧。
如今这样的局面最好,一切都保持着默契。
然而。
就在各方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时。
离着午门前,严绍庭尽掌内外大权的第五日。
京营八万大军,已经在顾寰的带领下离京南下。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宫中忽然传来了钟鸣声。
那是皇帝驾崩的声音。
一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