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民居”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加上大队的高收入高分配,不可能不让人嫉妒。
好在方惟有本事,他的能力事关千家万户的温饱问题,还真等于是有了护身符。
吃完饭,孙道人过来接关老爷子,方唯便回屋睡了一会儿。
现在出行那是真累,路况不好车况也不好,坐班车回来骨头都快颠散架了。
翌日。
武耀阳突然来到了队里。
他听说地区在来年的农业生产计划上有一些变动,育种基地生产的稻种甚至无法在本地区销售,这让他的心里感到不快。
他来就是想问问方唯,在地区开会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什么小道消息。
“武主任,我觉得你是多虑了。你也不想想,咱们全县都在培育【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产量足以供应半个省,地区自然会选择这种稻种啊。
其实,育种基地生产的【yx-032】稻种,卖到其他地区去也挺好,没有竞争压力,反而更有利于推广。”
方唯对武耀阳的心思一清二楚,于是他给对方剖析了各种利弊。
武耀阳听完,陷入了沉思。
实际上整个新林现在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绩,都有他的功劳在里面,【南光二号】稻种和【yx-032】稻种又有什么区别呢?
育种基地本来就是“挂羊头卖狗肉”,[yx-032]稻种的发明人还是方唯,连关键的育种材料都需要下塘大队这边帮着培育。
仔细一想,真没必要太纠结,等着享受经济腾飞的经济成果就是了。
说来说去,在培育稻种这一块,都始终绕不开方唯。
“你说的有道理,可当时我决定重点扶持育种基地,你们大队的定型稻种产量不是没上来嘛。
现在育种基地看来只能摆在从属的地位上,如果【yx-032】稻种不受育种材料限制,那该多好!”
武耀阳说了一句大实话,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其实不愿意什么都依赖方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一番成绩来。
可惜,事与愿违,育种基地显然无法完成他的梦想。
“武主任,要不然咱们去【新民居】的工地去看看?”
方唯知道对方在纠结什么,他只是装作不知道,随即转移了话题。
“好啊,那就去看看。”
武耀阳也看看这个颇具争议性的项目,进展得如何了。
他随即在方唯的陪同下去了建设工地。
整个工程的建设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是劳动力富富有余、一方面是各种建筑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