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满员了。
没有抢上名额的社员捶胸顿足,就仿佛吃了多大的亏似的。
第一期100套民居,将会在明年秋收前后交工。届时,会有将近400人搬入新居,至于具体怎么分配,等到时候再说。
开工仪式过后,武耀阳等人就匆匆离去。
大队食堂随后开始供应饭食,大队的男女老少都可以来吃,菜品多种多样,潘类似于自助餐的形式,能吃多少打多少,杜绝浪费也不允许带走。
这等于是吃了一次大锅饭,只是比酒席要简陋。
这一天,从早到晚大家都喜气洋洋的,有些人从工程刚一开工就在周围转悠,以后每天不来转一趟心里就会觉得缺了点啥。
方唯倒是很少去工地上转悠,大队安排了专人负责这件事,他就不用操太多的心。
“虎子,咱们回头把口粮分了,标准嘛,就按照平均每人500斤稻谷进行分配。”
谷仓里还有将近80万斤稻谷,这一年大队接待了不少人,粮食消耗直线上升。当然,队里也收取了现金和粮票,肯定不会吃亏。
这一次分配的口粮不多,因为上一季就已经分过一次口粮,不存在粮食不够吃的问题。
郑虎随后和粮食收购部门联系,将这一季的418万斤【南光二号】稻种,全部卖给了收购站。人家的服务态度没得说,直接上门收购,连运输都省了。
大队收入了535.04万元现金,以及418万斤稻谷的平价供应指标。
上一季的400万斤稻谷还没买,过了年底指标就会作废,队干部们一商量,最后决定买回来200万斤稻谷,剩下的200万斤供应指标就不要了。
这也是制定政策的人的想法,因为需要用真金白银购买粮食,如果粮食够吃了一般的生产队就会买太多存着。
粮食这玩意都有保质期,陈粮没人爱吃。
下塘大队也一样,如果不是因为队里在搞工程建设,可能还会少买一些。
200万斤稻谷的支出有20多万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另外刚刚获得的418万斤稻谷供应指标,有效期至明年七月一号之前,倒不是很着急。
稻谷买回来,马上就给社员们分了下去,一共分出去了100万斤稻谷,库存还剩下180万斤稻谷。
分完口粮的第二天,王亮带着车队前来拉育种材料。
“方支书,明年暂时不用继续培育育种材料了。我给你们大队写了公函,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育种基地接收了这批育种材料之后,明年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