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大军,神情间不由得闪过一丝担忧。
他总觉得这次可能会出现什么无法掌控的大事
紧接着,张献忠并未急于下令出发,而是下令让部队就地休整,埋锅造饭。
士兵们接到命令,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熟练地架起锅灶,从行囊中取出大米面粉,然后生火做饭。
不多时,袅袅炊烟缓缓升起,在炽热的天空下袅袅飘散,带着些许饭菜的香气。
张献忠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心里明白,只有让将士们吃饱喝足,养精蓄锐之后,才能让他们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即将到来的战斗。
毕竟攻城向来都是体力活,不吃饱可不行!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等吃完饭之后,在让大军稍作休息,便即刻对信阳城发动袭击。
无论如何,都要速战速决拿下信阳城。
半个时辰后,张献忠一马当先,身骑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随后只见他大手一挥,高声喊道:
“出发!”
随即,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朝着信阳城进发。
一时间,尘土漫天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回荡,好似一首气势磅礴的战歌,在这酷热难耐的大地上奏响。
与此同时,信阳!
信阳城的规模其实并不算大,城内人口不过三万,相比于河南的其他城市,多少显得有些冷清。
如今驻扎在此的官兵,皆是从别处紧急抽调而来的。
原本驻守此地的官兵,早就在和李自成以及张献忠的战斗中消耗殆尽。
此时驻守这里的将领名叫汪乔年,他出身科举,在天启二年考中进士,初入官场时担任刑部主事,之后在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最终担任郎中一职。
后来,因为母亲不幸去世,他遵循孝道,回乡守孝。
崇祯二年的时候,他以工部郎中的身份被重新启用,凭借着自身出色的治理能力和良好的品行,一路稳步升迁,先后担任青州知府、登莱兵备副使、平阳知府等职。
直至后来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河南。
由于原本的三边总督傅宗龙在项城战败被杀,局势危急,汪乔年临危受命,接替其职位,总督三边军务。
汪乔年十分清楚当下局势的严峻,因此上任之后,立刻四处奔走,收拢召集那些散亡的士兵,又调集边防部队,好不容易才凑起了三万人,用以防守河南。
不过此刻,大部分人马都被派去对付李自成了,仅剩下五千兵马留守信阳。
这天,汪乔年如往常一样,正带着士兵在城内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