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钱粮供养,却大多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已然成为我大明沉重的负担。”
“如今国家正值危难之际,他们身为皇家子弟,难道不应挺身而出,为国家效力,为社稷分忧吗?”
“所以臣以为,此举于国于民皆有利,还望陛下恩准。”
朝堂上的大臣们听到这话的时候,一个个都差点石化了。
不是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英国公吗?
英国公啥时候这么勇了?
与此同时,崇祯听完了这些话之后也是假装沉思了一会儿,片刻之后,他突然长叹一声,说道:
“朕细想之下,英国公所言似乎也有些道理。”
“这些宗室子弟,受我大明两百多年的恩泽,如今国家有难,确实到了他们报效朝廷的时候了。”
“再者,闯贼对待宗室子弟手段向来残忍,犹如杀猪屠狗一般,朕不信我朱家子弟皆为贪生怕死之徒!”
“他们之中定有热血之人,也想为国尽忠。”
“既然如此,英国公,朕同意你的提议!”
“朕决定召大明所有藩王进京共同商议此事,众卿可有什么补充的?”
说罢,崇祯目光转向了首辅薛国观。
薛国观自始至终都静静地站在一旁,仔细聆听着英国公与崇祯的对话,未曾发表任何意见。
其实,早在他们交谈至一半时,薛国观便已敏锐地察觉到,这又是皇帝在演戏。
否则,以崇祯的敏感多疑,在英国公提出组建大明朱家军之时,他便会立即下令将其拖下去治罪。
很显然,此事是崇祯与太子商议之后做出的决定。
想到此处,又察觉到崇祯的目光,薛国观哪敢有丝毫迟疑?
只见他赶忙上前拱手说道:
“回禀陛下,老臣以为此计可行。”
“如此一来,既能增强我大明抵御外敌的能力,又能震慑贼心,让李自成不敢肆意妄为。”
“更重要的是,能向天下百姓表明,我大明宗室子弟同样可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改变宗室子弟以往在百姓心中的不良形象,可谓一举多得。”
其他几位大臣虽然心中仍有些疑虑,但眼见皇帝已然答应,甚至连内阁首辅也表示赞同,他们也不好再提出反对意见。
于是一个个纷纷上前,拱手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
“臣附议,此计可行。”
“臣也附议!”
就这样,这项决策最终在众人的一致同意下顺利通过。
退朝之后,内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