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要成立合资公司,除了跟沪上汽车、一汽等主机厂接触之外,我觉得南山科技这家华夏惟一具备生产ecu的厂家,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
“如今它们刚刚掌握ecu的生产技术,各方面的积累肯定还比较薄弱。”
“借着合资的机会,彻底的让它们放弃自己生产ecu,我觉得可能会有非常不一样的特殊意义。”
弗朗次这么一说,斯特林的眼神一下就不一样了。
这个做法背后蕴含的意义,他自然是已经get到了。
“如果南山科技真的同意合资的话,那肯定是比找沪上汽车等厂家合资更加有意义。”
“本身宝马汽车集团就是华夏最大的汽车企业,一年的销量超过100万辆。”
“将来肯定都会转为电喷发动机,这就是一块不小的市场。”
“我们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之后,将来可以占据华夏大部分的ecu市场。”
斯特林对弗朗次的这个提议,兴趣非常的高。
这对博世来说,也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ecu这种零件,技术难度是比较高的。
世界范围内也就是那么几家零部件企业可以生产。
所以这样子的对手,绝对是越少越好。
特别是来自华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往往会成为行业搅局者。
把这个搅局者变为自己的朋友,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原本的历史上,比亚迪当初研发esp的时候,博世一发现对方真的搞出来了这种零件,立马就给比亚迪大幅度的降价。
甚至直接降低到了成本价,为的就是让比亚迪放弃继续研发esp。
要知道,那个时候比亚迪研发出来的esp,技术比博世要落后不少。
最终的成本比博世降价之后提供的还要高不少。
这么一来,要让比亚迪坚持继续研发esp就很困难了。
毕竟企业是要挣钱的。
比亚迪自己研发esp,就是因为之前博世卖给它们的esp的价格太贵了。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今后大概率博世也都不会卖高价的esp给比亚迪。
至于博世会不会继续高价卖esp给其他的主机厂,那就不是比亚迪会去考虑的事情了。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就是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如何。”
“这些年,南山科技有投资一些华夏的零部件企业,但是直接跟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还是从来没有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