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方面。
这些援助对奥斯曼帝国来说确实很有用,但却压根改变不了前线战场的局势。
“再联系英国人,我需要知道他们的具体态度。”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吩咐道:“告诉那些英国人,如果他们不愿意在这场战争中支援我们,出于保全帝国的考虑,我将在一个月后和俄国人展开和平谈判。”
一个月正是阿卜杜勒哈米德奥是给英国人的期限。如果一个月内英国人还没有任何行动,奥斯曼帝国就只能被迫向俄国投降。
这也是在提醒和威胁英国人,如果无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君士坦丁堡和海峡可就是俄国人的了。
奥斯曼的外交大臣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明白。
随即,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又将目光看向了前线的总司令穆罕默德阿里帕夏,吩咐道:“穆罕默德将军,我希望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军队能将俄国人阻挡在普罗夫迪夫以北。
如果一个月后我们能迎来英国人的援军,那将会是我们收复索菲亚和普列文要塞的机会。
但要是英国人不愿意加入这场战争,我们也能确保首都伊斯坦布尔不会被俄国人攻占,我们仍然还会有退路。”
只要伊斯坦布尔还在,奥斯曼帝国仍然还能从小亚细亚半岛调集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前往巴尔干半岛。
但要是伊斯坦布尔都被攻克的话,奥斯曼帝国的政府只能被迫撤往小亚细亚半岛,帝国也将彻底丧失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
离开巴尔干半岛容易,再想要重回巴尔干半岛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一旦奥斯曼帝国失去对巴尔干半岛的控制,像塞尔维亚,保加利亚这些国家一定会在俄国的支持下纷纷独立,并且各自划分对巴尔干半岛的占领。
这些民族对奥斯曼帝国的仇恨毋庸置疑,他们占领这些土地之后,奥斯曼帝国再想要重回巴尔干半岛可就得一个一个打过去了。
对于目前孱弱的奥斯曼帝国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因此,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命令已经很明显了,他并不希望奥斯曼军队丧失普罗夫迪夫要塞,因为这代表着埃迪尔内和伊斯坦布尔将暴露在俄国人的兵锋之下。
“我明白。”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点了点头。
他是皈依穆斯林的德国人,军事素养还是相当优秀的,这也是他成为奥斯曼帝国前线军队总司令的原因。
只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战斗力参差不齐,除了少量仿照欧洲国家训练的新军之外,其他的军队战斗力一塌糊涂。
这也让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