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迹。
但很遗憾,李青松再一次失望了。
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就算没有恒星辐射和星际尘埃自主运动的影响,那些痕迹都已经彻底消散,再也无法从浩瀚虚空中将其分辨出来。
这一次搜索,看起来是要一无所获了。
“一无所获便一无所获吧,至少已经确认了紫月文明航线的起点。循着他们的航行轨道追踪下去,应该还能再找到一点痕迹的。”
李青松默默的想着,暂时将这个问题放下,开始为下一次远航做准备。
此刻,那颗飞星的半径已经缩小到了仅有20公里,总质量只有巅峰时期的百分之一不到,必须要再度补充了。
忙碌着建造工业体系,好从这个星系之中获取资源补给的同时,李青松也没有忘记继续进行着科研任务,并操纵着那数量庞大的战舰,再度在这个恒星系之中展开了真刀真枪的演习对抗。
这对抗既包括有人战舰,也包括无人作战力量。
元始ai虽然功能强大,但性能提升和自我成长这种事情却是没有止境的,多训练一点就能多强一点。
至于有人战舰,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完成了对哈维勒和黑山两大文明科技资料的彻底消化之后,李青松的最大意识连接数再度出现了一次较大的提升。
此刻,李青松同时能控制的克隆体数量已经攀升到了约100亿,算上为统一力场准备的,他麾下的克隆体总量已经提升到了300亿。
但李青松此刻能同时控制的战舰数量却出现了下降,从当初对抗智械天灾联盟之时的400万艘,降低到了足足一半。
据他估算,如果此刻展开一次全面战争,那么在确保后勤工业体系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自己仅能同时控制约200万艘了。
没办法,战舰的性能提升了,科技先进了,复杂度也对应提高了。
以往时候,区区十名克隆体便能控制一艘最小型的水星级战舰,但此刻却暴涨到了六十名。
最大型的火星级战舰,更是需要上万名克隆体通力协作,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来。
不过,虽然战舰整体数量降低了,整体战斗力比起之前却提升了何止十倍。
这从实战演习之中,交战双方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便能看出来。
往往一颗最普通的流弹而已,便能在星球地表上撞击出一个直径十几米的大坑。仅仅一次演习之中的一次中等规模战役而已,便令一整颗庞大的气态行星整体升温,开始发光。
李青松甚至有把握只用此刻一艘最小型的水星级战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