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长时间便能将其完成。
时间仍旧在慢慢流逝着,那颗硕大的飞星在不断减小,李青松的庞大舰队也始终保持着55%光速的速度,在这浩瀚宇宙之中不断前进。
总计80亿名克隆体时刻忙碌在实验室或者工厂之中,40亿名克隆体时刻轮换,让李青松的80亿个意识连接数始终全部被占满,一个都不浪费。
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程学、机械、装甲、雷达、发动机、推进器、通讯、计算,等等等等,每一个学科,以及其下的每一个领域,李青松全面出击,一个不落。
就算此刻仅仅只是消化吸收,仅仅只是学习而不是自己研发,就算此刻李青松拥有了元始ai和80亿的最大意识连接数,就算有如此庞大的科研实力,在这来自两大文明的科技资料面前,李青松仍旧有了一种感觉。
自己就像是人类神话传说之中的愚公,在面对着一座大山一样。
没有办法,这些科技资料的数量实在太多太多,其中又太过复杂。
李青松渐渐感悟到了一件事情。
对于普通的智慧文明来说,恐怕文明科技提升所面对的难题,并不仅仅只有研究、寻找新科学一个。
哪怕完全不必通过自身努力寻找新科学,而是像此刻自己这样,所有的新科学的资料全都摆在了面前,单单只是学习、消化吸收,就已经足够艰难。
想想看,当初自己还在地球时代,还在上学的时候,文明专门为如同自己一样的学生们创造了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有专业的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一个个知识点,互联网上各种知识更是随处可见,但……学不会就是学不会。
那还仅仅只是一些基础的、十分细分的知识。
而一个文明想要通过学习来提升,其所要学习的必定包罗万象,涉及到科学的每一个领域。
至少需要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名优秀的尖端科技人才专心致志的,全力以赴的学习,才能将这些知识全部学完,并消化吸收。
培育十几,乃至几十亿名优秀的尖端科技人才,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的去学习,这恐怕对于当初的哈维勒文明来说都十分艰难。
这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政府,一个风气良好的社会舆论,一个稳定运行的社会机制,要有更多数量的服务人员、工程人员甘心于较为微薄的薪水,为社会运转贡献力量……
这对于一个拥有数千亿人口的庞大文明来说,已经足够艰难。
毕竟人口越多,管理越难。
但做到这一点,仅仅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