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军下来平叛于恁而言也是轻松,怎么看这些人都不足以成为恁的烦恼。”
“……倒也是。”童贯脸有思忖,嘴角缓缓勾起:“是洒家心急了。”,手指董耘:“还是你有办法。”
“太傅要处理的事务众多,要思忖北上燕云,又要应对朝堂不懂事的匹夫,劳心劳力太多。”董耘面上谦逊:“小可又不需要思虑天下事情,只需着眼眼前之事,是以能想出一些不是那般妙的招儿来。”
童贯挥手:“不管如何,都是帮了洒家,前堂那珊瑚赏你,拿回去观赏。”
董耘大喜:“谢东翁赏。”
既然有了决定,童贯也不耽搁,随即入宫面见赵佶,将这主意一说,赵佶今日正在堂中作画,看着童贯进来大喜:“道夫快来,看看朕的新画如何?”
童贯连忙上前,上下打量一番:“妙啊!丹青泼墨卷惊雷,吴带当风摄魂来,陛下此画非人间匠人手,有皴笔似槊裂黄沙,龙鳞逆甲映日斜之感。”
赵佶笑笑将笔搁下:“你啊,什么都好,就是一点不好。”
童贯连忙低头。
“武将气息太重,听听你的话,兵戈气味太浓,有失风雅。”赵佶感慨着摇摇头,随即挥手让一旁的太监将画收起来,看向童贯:“道夫今日来,所谓何事?”
“官家。”童贯拱手:“今日接到京西军情,有流寇流窜各地,造成损失不小。”
赵佶皱眉,浑不在意:“这等事每年都有,去调集军马剿灭就行。”
童贯眼珠动了动:“官家,洒家看这伙贼子人数不少,又是流寇,若是剿灭难免要费些时日,到时影响攻辽之事反是不美。”
赵佶今日心情颇好,看着他:“哦?那道夫想要如何做?”
“还请官家下旨招安,届时用这些贼人做先锋攻辽做试探,当能知辽人虚实,还不用费朝廷兵马。”
赵佶看看他:“善,传宿元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