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到了江南的黄得功所部,都不与我军正面开战,一直在有条不紊的大撤退之中。”
“以有心算无心之下,卢象升与孙传庭两部,成功的分别完成了对高杰、刘泽清两镇新军的背刺吞并。”
“不过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对新军的整合,不敢与我军正面接战,而且应该是接到了崇祯的诏令,获得了大量兵力与财货物资的他们,一直在南撤之中。”
“看样子他们是想要彻底的放弃江北地区,一心撤离到江南,试图借助长江天险,与我军隔岸对峙。”
她的言语之颇有遗憾,“可惜由于我军最近占据的地盘太多,不得不分兵四处镇压,稳定各地的民生秩序,只能眼睁睁的错过继续追击敌人的良机。”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敌人放弃的地盘过于辽阔,而且城镇、入口众多,让复兴军的将士分身乏术,人力方面捉襟见肘。
光是一路接收南明皇朝放弃的江北广大地区,就已经让复兴军忙活的不可开交,脚不点地,自然无法继续维持对敌人高强度的追击行动。
这不是复兴军储备的人手不够,而是新占领的辖区太大,需要大量的时间。
更别提在中原与两淮地区,还有着无数的世家大族、豪商巨富与黑暗势力,要进行及时清理,免得留下巨大的隐患。
虽然这一轮南下之战,就像是复兴军在跑马圈地一般的轻松。
但恰恰是如此轻松的大行动,几乎拖住了复兴军的所有兵力,无法一蹴而就。
由于崇祯皇帝的大动作,造成了目前这种奇葩的战局,让人应接不暇。
无论是复兴军,还是那些江南世家大族,都被最新的大变局势所震惊,随后忙得焦头烂额。
身死族灭,即便是复兴军这新一轮的大行动,就像是渡过黄河去接收地盘的一样轻松写意,数百万将士也是忙得脚不点地,分身乏术。
“慢慢来吧。”
李定国也感到有些无语,摇了摇头,说道,“我们接收一地,治理好一地的方针政策不变。”
“让将士们稳扎稳打,有条不紊的把南明皇朝放弃的江北地区接收过来后,按照我们已经形成的套路化模式去治理。”
“不得不说,崇祯这次彻头彻尾的大转变,像是得到了天地庇佑一般,大获成功。”
“他不但重新稳固了皇权,重新掌控了军权,而且使得我们复兴军在数年之内,无法再次渡江南进,并且解除了南明皇朝覆灭的危机,堪称一箭三雕。”
李定国这么无奈,实属真心话,不带半点夸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