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局无人机,然后把这个整体框架给他先拉起来,并提前找到关键人布好局。
等再过个几年,来到二零零三年,就能把关键的鱼给他揪住。
未来大疆公司的创始人汪涛,就是在二零零三年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就读了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
在这里遇到志同道合的两个同学,以及最重要的导师李泽湘。
才有了后来的无人机巨头大疆!
就是这么三个普通的大学生,再加一个普通的香港科技大学老师,都能够单身出大疆这种超级企业。
他们的起步资金是没多少的,一开始走得非常的艰难。
也就是初创期间,是最为辛苦的。
陈军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以汪涛团队的天赋,第一代无人机绝对能提前几年。
甚至可能在零四年左右的时间,就诞生出第一代大疆无人机。
到那时……
陈军这边合成部队的发展,如果进展顺利的话,这时候也走到了合成团一级,正好能够配得上。
要是能在零四年零五年左右,在团一级整出小型无人机编制。
那绝对是降维打击,无敌般的存在。
想想曾经都觉得兴奋!
……
陈振华听完陈军的这一番话,觉得陈军说的非常有道理,想想也是那么回事,顿时又有了信心。
于是陈军便顺着这个话题,向他讲述军队所需要的装备。
大型无人机、飞机、坦克等等,这些民营企业肯定是玩不转的,陈军也根本不想从这方面下手。
小型无人机、机器人、机器狗、全地形越野车、防弹头盔和防弹衣等。
这些才是主流,也是最有价值的。
而国家和军队在大块上下功夫,主攻各种什么第五代机航母之类,在其他的小科技上给了民营企业很多空间。
只要能够抓住这些点做研究,那绝对是能够有大前途的。
而在陈军看来……
能够让自己家的企业赚点钱,又能让部队的发展更快一步,还能提高自己所打造合成部队的战斗力,拿到更多的荣誉。
简直是一箭三雕!
完美!
陈军也将这种拥军光荣的思想,在聊天过程中不断的向陈振华灌输,让他能更支持自己的想法。
而陈振华在部队里扬眉吐气了一把,心态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说其他的,陈振华可能不会心动。
可陈军提到了能帮助他的部队,理所当然的被陈振华认为能帮助儿子,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