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才,与子敬之性,岂非相得益彰?”
“孔明兄,这玩笑可开不得啊。”诸葛孔明的言语,几乎是将鲁子敬惊得从这江水的岸边,摔进江水当中。
“子敬兄当我这是玩笑,那就是个玩笑吧。”
“第二件事,潘承明之事,我主为大局计,不做追究,但你吴国,却无论如何,都该给关将军一个交代。”
“联系潘承明的吕子衡,便将他交出来吧。”
“唉。”闻言,鲁子敬也只得叹了口气,无奈点头。
……
又两三日过后,这一场浩大的祭祀,便终于开始。
接受祭祀的两位天神,无论是敖丙还是骊女,都在人间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
白虎骊女就不说了,作为兵戈的象征,在这人间乱世,就不可能避得开她的存在。
至于说青龙,他在人间的威名和地位,比起白虎而言,更是只高不低。
纵观天庭诸神,他们在人间之地,威名能超过敖丙的,也就一个玉皇而已——就这,还是占了天帝这名号的便宜。
看看敖丙在人间所留下的传说:
那义气之举。
以及商周的时候,‘赐给’西岐的天命。
以及作为惩戒而击破的镐京。
乃至于最后,始皇帝的崩殂。
……
不客气的说,敖丙的存在,他的传说,他的形象,便已经是落到了人间王朝的各个方面,和人间王朝的兴衰起落,息息相关。
自商周以来,王朝变换的痕迹,几乎是每一轮,都有敖丙所存在的痕迹。
再加上从秦汉的时候,人间王帝王诸侯的象征,也逐渐的,从凤鸟化作了龙蛇。
这般的情况下,敖丙在人间的形象,便几乎是和‘王朝天命’,没什么区别。
是以,这一场祭祀有多么的重要,有多大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三国当中,无论是哪一方,没有谁不希望能得到敖丙的支持——对于作为使者的荀公达和鲁子敬而言,就算是他们不能得到敖丙的支持,但也绝对不能,让季汉得到敖丙的支持。
很快,这襄阳内外的气氛,就随之变得肃然且肃穆。
城中的洒扫,焚香,净坛等等,都已经收拾完毕。
各处的街巷要道之间,也都有持戈矛的甲士,戴白虎面镇守,杀气凌然——兵戈杀伐之气,本来是祭祀上的禁忌,但接受祭祀的一方,乃是白虎天尊这样的兵戈杀伐之神,这禁忌,自然也就不再算是禁忌。
片刻,战鼓敲击出来的,充满了古韵的节奏,自襄阳城中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