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映天之万物。
第二层,便是以民用商船为主体,象征着承载王朝,承载天地的人间百姓。
第三层,便是那些艨艟战舰的甲板。
第四层,第五层,随之节节而上。
与青龙白虎相对的各色各相的旗帜,灵幡,便是沿着江面裂开,被小舟载着,环绕而动,然后循着五层祭坛,缓缓而上。
从第三层开始,除却旗幡之外,祭坛上,便又多出青龙镇天之柱,以及白虎衔刀之象。
祭坛上下,又有以兵卒充作的童子,或披衣,或持大旗,随着江面的风波而动。
第四层上,又多出一些和青龙白虎相关的人间传说所列成的图像等等……
这祭坛落成的时候,这浩浩荡荡的长江,都是陡然间多出来一个枢纽一般,各处的水脉,都被这祭坛收慑,镇压。
江中各处,代行权柄的龙神们,知晓这祭坛,是迎青龙白虎而起,自然也不曾对这祭坛,做出任何的干扰,然而是各自引导水脉,与那祭坛相合。
当然,在这过程之间,这些龙神们,也不免感慨这诸葛孔明的功行之高玄。
长江,可不是寻常水域,此为四渎之一,是天地水汽大循环当中,至关重要的节点之一——长江之主奇相,更是无比古老的大罗强者。
而奇相将长江的权柄托付给敖丙以来,虽然他们这些龙神,受令镇压长江各处——可就算是以他们这些太乙龙神的功体,以他们这些真龙对水脉的亲近,他们所驾驭所控制的,也只是他们各自所执掌的水脉而已。
可现在呢?
面前这位诸葛孔明,祭坛一起,令旗一挥,这祭坛上下,十多条水脉,便都随之而动。
作为一个凡人,其对水脉的驾驭,甚至是比同等层次的真龙还要强……
只能说,不愧是诸葛孔明。
而在祭坛左右,被邀请而来的,曹魏以及孙吴的使者,看着那祭坛的时候,亦是借机审视着襄阳的士卒,打量着襄阳的防卫。
——双方的使者,同样不简单。
从孙吴来的,乃是鲁肃鲁子敬,大局观,堪称孙吴之第一——是孙吴当中,少有的,能着眼天下之辈。
而曹魏这边来的,则是荀攸荀公达,同样也是赫赫有名之辈,以奇策十二,助曹氏攻灭袁氏,鼎定北方,可谓是定策元勋之一。
“子敬兄,我看这荆州水军之势,可比子孝将军麾下的水军强太多了。”
“之前子孝将军坐镇于襄阳的时候,你们数次想要北上,都劳而无功。”
“如今,云长将军领荆州水军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