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保证——然后,才有了这信义玉书。
可就算如此,这信义玉书的存在,也只应该是作为一个保证,而不应该是成为拿捏的手段。
其最理想的结果,便是诸位大罗们签订了这信义玉书过后,谁都不去理他,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任由这信义玉书,消融于天地之间——彼时,这信义二字,便算是彻底的融入了每一个人的心头,融入生灵的本性与本能之间,再也不需要什么约束,更不需要什么保证。
这,才是真正的信义之道。
若是敖丙要独掌这信义玉书,那么唯一的后果,便只是令签订了信义玉书的大罗们,费尽心机的去寻找和试探这玉书的漏洞——如此,反而和信义玉书的存在相背离。
让所有人都相信信义,而不是让敖丙独掌信义。
这才是信义的本质,是推动‘信义’的道路。
闻言,伯灵道尊亦是愣住。
良久过后,才缓过神来。
“天尊此言,见道德矣。”伯灵道尊说着,心悦诚服。
刹那过后,这一番言语,便已经席卷到了这天地当中,所有大罗的耳边。
无论是签订了玉书的,还是那些不曾签订玉书的,都知晓了由骊女所口述的,敖丙这一番有关于‘信义’的言语。
脑海当中,回味着这言语的时候,这天地之间的大罗们,便又将自己的目光,落到了那信义玉书之上。
一开始的时候,对于要不要列名于这信义玉册,这诸多的大罗之间,便各自有着自己的看法——而在他们的意见当中,便有一种言论。
便是,执掌信义的敖丙,是否可信。
那信义的仪轨,便是敖丙为了‘彰显’自己的可信,而在天地之间所衍化出来的仪轨,是敖丙用自己的道途,来作为一个这信义的保证。
可就算如此,也依旧有着很多人为此质疑。
但现在,那一切的质疑,也都没有了意义。
信义之玉书,不是由敖丙所执掌,而是由众大罗所共持。
那些列名于玉书上的大罗,他们在这‘信义’之上所需要考虑的,便不再是‘对他们而言,敖丙是否值得信任’,而是‘对他们而言,自己是否值得信任’。
相较于前一个问题而言,后一个问题,显然是更加的容易得到答案的。
毕竟,能成为大罗的,谁会不相信自己?
诸多的大罗们沉下心神。
他们都能清楚的感觉到,在这么一番言语过后,那信义玉书上的力量,正在缓缓的扩张——而那些扩张开来的部分,便等着那些大罗们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