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通过自己的经验,把大明王朝本身不可能发生的改革变法用在了实践上面,并且取得了如此良好的成果。
所以陈寒现在其实得到了父子,两个人非常多的支持,这也让朱标现在有了一定的信心,可能这就是朱标现在有些迷茫,但是又有些欣慰的原因所在。
他迷茫的是今后的父亲要是真的过去了,那么大明王朝就得一个人扛起来,他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要怎么去做。
就像陈寒说的那样,本来你在历史当中是不应该会出现的,本来你是没有资格当这个皇帝的。
可是现在既然我来了,我改变了历史,我改变了你的命运,我让大明王朝今后有一个更加贤德的君王,那您可能就真的要承受许多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替你分担,即便作为女婿的我从未来过来,可是我所知道的,我所认知的可能都不如你。
除了我对未来的知识的了解,其他的还真就不是您这样的一个政治家的对手。
其实当陈寒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的时候,对于朱标来讲,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强的一记。镇定剂,因为没有人知道,其实他在听到了陈寒说这个话的时候有多么的兴奋。
朱元璋看到朱标的表情就说道“老大你是咱一手培养起来的,你的能耐咱知道,你的担忧咱也知道,咱的确百年之后大明天下都得你一力承担,但你现在可要比你爹我有更多的优势。”
朱标听到朱元璋这么说就愣了一下:“爹,您别开玩笑了,您一手创建大明您的威望无人能比您一句话下去没有人敢反对,不不管文武皆在你一人手中,我有什么呢?
“您一句话下去没人敢说一个不字,可是您儿子我没有跟着您创建大明,就在威望这一块就引入了您不少。”
朱标这么说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正如朱标说的那样,自己创建大明有了先天优势,但是作为太子殿下的他其实还没有,但是朱元璋眼神一下就严肃了起来。
“你有你爹身上所没有的仁慈,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比的。”朱标刚想说仁慈算什么的时候,朱元璋已经说了:“你爹我因为出身缘故,我从来对那些官员没有任何相信。我对他们非常厌恶。
“而你不一样,”说到这里,老住咽了咽口水:“当年即便是刘伯温、李善长、宋濂这样的文官在咱们面前也不敢高声说话,因为他们知道咱们不信任他们。”
刘伯温李善长宋濂几乎都是大明开创之时真正的文官之手,尤其是刘伯温李善长一个擅长。在前方先谋献策,一个擅长在后方筹集粮草组织大军,这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