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尘埃一样,洒满了方圆两万公里的虚空,
分布在不同高度轨道上的卫星纷纷遭了殃,大部分卫星都不具备防护力场,物理防御几近于无,随随便便的轻轻一碰,直接就完蛋了,大量数据流不得不转移或集中,导致幸存下来的卫星负载骤然增加,减少了预期的使用寿命。
飞舰尽管可以顶着防护力场一路强推过去,但是势必会消耗掉许多能量储备,如果战斗一旦打响,众多定向能武器系统就会像无底洞一样疯狂抽取着飞舰能源核心储备的晶能,无论储备多少都架不住战斗的消耗。
“‘亚当’,先释放几台探测器,然后搞一发粒子束试试!”
陈非打量了一会儿三维全息立体投影画面上的空间裂隙,给距离空间裂隙还有1.1万公里的第五飞舰作战集群下达指令。
大大小小的无数漂浮物不仅碍眼还碍事,临时制造的回收舰仍未完工,毕竟全长四千米,哪怕舰体大部分空间都是空舱,而且已经有过成品,并记录进了异能技“素体演化数据库”,重新复刻演化依然需要时间。
即使回收舰跟着第五飞舰作战集群同步到位,根据人工智能ai“亚当”的推算,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一万台“工蜂-1”太空采集型机械人才能将空间裂隙前的虚空清理干净。
因为不只是“cybertrom”的本体残片,还有大量损毁的卫星,近百年来,近地轨道上漂浮着成千上万颗卫星,依然存在不少已经报废,却仍未坠入大气层的卫星。
尤其是静止轨道上面,只能依靠人工回收,否则会一直漂在寻里,占据宝贵的环球轨道。
第五飞舰作战集群的两艘旗舰各自放出数台探测器,小心翼翼的规避着那些漂浮物,飞快向空间裂隙方向接近。
主权们的飞舰也同样释放了探测器,数量不少于五百台的各种类型探测器在横宽约一千多公里的空间裂隙前后徘徊,采用各种模式进行探测,甚至有一些探测器直接一头扎进空间裂隙内侧,然后……再也杳无音信。
主权们没有把情报共享给陈非,甚至彼此之间也不曾分享,造成了此时此刻探测器乱飞的一幕。
关于空间裂隙的初步情报很快传了回来。
横宽约1479.552公里,纵宽111.934公里,厚度小于0.1丝米,实际上应该更薄,准确的说,可能是二维状态,面朝蓝星的一侧可以进入,另一侧虽然是黑幕,却仿佛不存在,探测器在试探之后,可以轻而易举的从一侧来到另一侧。
蓝白色的粒子束穿透了漂浮物的间隙,一头扎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