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小巧便捷的同时,对于燃料的利用效率。
也不能低于目前的大型火力发电站太多。
最好两者能保持在一个相同的区间。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挖掘出散落在东洲各处,每一份燃料资源的潜力。
避免过多的浪费。
而这么一来,显而易见。
在相同的规格下。
它的制造成本,必定会超过在钢城和临海山区的那些,半永久性的固定火力发电机组。
对于它们的使用,也要更加的谨慎。
需要尽量避免让它们暴露在危险环境下。
同时,总共3亿千瓦的发电功率。
其实已经远远超过苏武目前的需求。
其规模几乎相当于100座苏武之前建立在农家小院外边,负责供应整个农家小院日常用电的普通核电站。
这些发电机生产出来的多余电力。
都将会存储在球状闪电控制仓内,成为苏武未来面对一切挑战的底气。
“还有,能收纳电力。”
“就意味着也能反向地向东洲各地输送电力。”
“总有一些避难所,会因为储备的燃料不足等等意外情况,而缺乏电力。”
“只需要朝他们那里,丢过去一台小型电力传输装置。”
“就能使用电力和他们进行交易了。”
“多了这一种关系到生存基础的交易手段。”
“只要能用来换到一些黄金和白银,就不算吃亏。”
苏武拥有的黄金天平。
可以使用黄金和白银兑换出核燃料。
换算起来,仅仅只需要三十多吨的黄金,就能产生相当于临海山区仓库那边,8000万立方米燃油的发电量。
从重量上看,如此高达两百多万倍的差距。
足以证明这些贵重金属对于苏武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层次。
只要能用电力从其他避难所手中,换来黄金和白银。
不管换多换少。
都大概率会是苏武一方大赚特赚。
调整完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苏武再一次地将目光放到了遥远的太空上。
在地面传输电力,终究还是不如通过卫星传输方便。
可一套大型电力传输装置,最远虽然可以将电力传输到1000公里之外。
但相对于浩渺的太空,这个距离却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说别的。
仅仅是此刻正高悬于同步轨道上的伊甸园卫星。
就距离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