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经由那里,被运送到建造在地表的临时仓库。
“像燃油那种液态资源,对存储环境要求不高。”
“本身也没有值得严密保存的价值。”
“所以不需要占据临海避难所内部宝贵的空间。”
“完全可以存放在地表的临时仓库之中。”
“按照管道输送的速度。”
“每秒可以传输800立方米的燃油。”
“一个小时就是将近300万立方米。”
“而另外6条海底运输通道,所有列车一个小时加起来,也不过只能运输两三百万人口和大约40万吨的物资。”
“在这种巨大的数量堆砌下。”
“别看燃油平均每单位的价值,在所有资源中垫底。”
“其综合性价比。”
“反而能排在第1位。”
“就是后续可能会额外有一些风险。”
这些液态类的低价值物资,最大的风险在于存储环境。
它们基本存放于海边地表的临时仓库里。
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受到来自镇海市那边风暴,还有地震的影响。
同时,由于本身巨大的数量,以及极低的单位价值。
在苏武的运输序列中,它们优先度的排名直接垫底。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必定会滞留在海岸线附近。
两种因素迭加。
让苏武有不小的可能,即使成功的把它们从镇海市运到了临海避难所周围,也会在后续的各种意外中,损失其中一大部分。
不过,不管怎么说。
只是使用了一条海底通道一部分的空间。
就能在三个多小时的安全时间内,转移出将近1000万立方米的燃油和其它化工原料。
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大赚特赚。
再要求过多的话,多少显得有些太过贪心。
“可惜两地之间的距离,实在太漫长了。”
“全程采用履带传输的造价太高,很难在三个小时内回本。”
“不然抽出一半的海底通道,使用高速传送带运输物资,还能更快一点。”
而在镇海市源源不断的将人口和物资,运输到临海避难所的时候。
苏武也在将汇聚在临海避难所的机械军团,还有一部分的特种设备,反向送往镇海市。
这些机器人的任务。
是代替镇海市原本的管理层和武装团队,负责维持那边的秩序,以及接手转移物资的工作。
人类毕竟不同于机器人。
面对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