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授意史官对她进行抹黑。
史官会将大宋面临的危机,如关中战事的失利,归咎于她的统治失误,让她在史书中留下昏庸误国的骂名,遭后人唾弃!
高太后越想越觉得可怕,心中的不甘和愤怒如潮水般翻涌。
她抬眼望向赵煦,只见他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坚定和野心,而朝堂上的大臣们,有的面露犹豫,有的则迫不及待地想要迎合新君。
高太后忽然觉得毛骨悚然,这一刻她明白了,她必须做出抉择,否则等待她的将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她胡思乱想之时,忽而听到王岩叟大声驳斥:“程颐,你这是何意?
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殚精竭虑,一心只为大宋江山。
如今国家危难之际,你却妄图挑拨两宫关系,居心何在!”
韩忠彦微微皱眉,拱手说道:“程大人,当下关中战事十万火急,首要之务应是商讨御敌之策。
权力归属之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事。”
高太后听了平日里这两位倚重的大臣为自己说话,心中忽而有了些许的信心起来。
然则那程颐却丝毫不为所动,向前迈了一步,目光如炬,言辞愈发激烈:“诸位大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如今敌军压境,朝堂决策却因太后掣肘,诸多拖延。
若不立即让陛下独掌大权,大宋危矣!”
高太后气得浑身剧烈颤抖,脸上的皱纹因愤怒而扭曲,额头上青筋暴起,平日里保养得宜的双手此刻紧紧握拳,指尖泛白。
“程颐!”
她厉声喝道,声音尖锐得划破朝堂的喧闹。
“你不过是一介腐儒,竟敢在此大放厥词,离间我与陛下的母子情谊,扰乱朝堂的稳定!
哀家垂帘听政这些年,夙兴夜寐,为大宋江山操碎了心,哪一桩决策不是为了祖宗社稷,为了黎民百姓?
如今你却颠倒黑白,蛊惑圣心,究竟有何居心!”
赵煦看着高太后盛怒的模样,心中虽对权力的渴望愈发炽热,但表面上仍做出一副安抚的姿态,上前一步说道:“太后息怒,程爱卿也是心系国家,只是言辞有些过激。
当下局势危急,我们还是应以商讨御敌之策为重。”
实则,他这番话不过是权衡之下的缓兵之计,内心深处对程颐的提议极为赞同,恨不得立刻接过朝政大权。
程颐扑通一声跪地,语气却依旧坚定:“太后,陛下!臣句句肺腑,绝无半点私心。
如今长安危在旦夕,关中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