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是让帝后两党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到时候才是我们真正的好机会!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拖垮文彦博。
文彦博是西军的主心骨,只要他一垮,西军必然人心涣散,形如散沙。”
说着,苏允站起身,走到悬挂在帐壁的军事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这半个月,文彦博必定日夜操劳,疲于调兵遣将。
以他的年纪,身体和精力都大不如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拖垮。”
郑朝宗附和道:“先生高瞻远瞩!咱们只需按兵不动,继续用这种方式消耗文彦博,同时关注朝廷局势,等待最佳时机。”
苏允转身,目光坚定:“不错。告诉将士们,训练不可松懈,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一旦时机成熟,咱们便挥师南下,一举拿下关中!”
郑朝宗赶紧拱手应是。
之后半月,将视角升到万米高空之上俯视西北。
只听得战鼓与号角交织之下,十万大军在郑朝宗的调度下,如同无数棋子被不断地落子,而宋军也不得不频频应对。
视角俯冲接近延安府,只见得离着子午岭十数里外一大片的军营,郑朝宗骑着高头大马,穿梭在各个军营之间,锐利的目光审视着每一处细节。
在高强度的训练与频繁的调动中,士兵们的配合愈发默契,战术执行得滴水不漏。
新降的三万军队,在苏允独创的新式练法之下,也彻底融入了静塞军。
如今的静塞军,士气高昂,军容整肃,宛如一把锋利的宝剑,随时准备出鞘。
而在子午岭的前沿阵地,李昌祚却如同惊弓之鸟。
寒风呼啸的夜晚,他刚陷入浅眠,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瞬间从床上弹起,手忙脚乱地抓起佩剑。
“报!延安府方向有异动!”
哨兵的声音带着紧张。
李昌祚的心猛地一揪,连战甲都系紧便冲了出去。
随着一次次的虚惊,他的眼神愈发空洞,身形消瘦得如同枯木,往日的勇武荡然无存。
有一回,一只夜枭扑腾着翅膀飞过,哨兵误将其当成敌军信号,敲响了警钟。
李昌祚在睡梦中被惊醒,慌乱中竟然连战甲都穿反了,等确认是一场误会后,他双腿一软,瘫坐在冰冷的地上,许久都回不过神来。
后方的河中府,文彦博的经略府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每一封来自前线的军报,都如同一颗沉重的石头,压在文彦博的心头。
他强撑着年迈的身体,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