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弹劾刘挚等人,而刘挚一方也不断为自己辩解,时不时便会反咬一口。
而在查索范吕两派官员的事情上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变本加厉,一时间诸多官员纷纷落马。
这场党争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了前线战事的部署。
负责粮草调配的官员因卷入党争,工作受到影响,导致东路大营的粮草运输出现延误。
前线将领们得知朝堂的混乱局面后,也人心惶惶,士气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
与此同时,在延安府,苏允正与幕僚们商议着应对之策。
他手持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汴京朝堂的混乱景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渡远果然天生是吃这碗饭的,朝廷整了那么多的活,他就搞了这么一出,这朝堂之上,便已乱成一锅粥。
那高太后想必此时已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王抱朴在一旁笑道:“先生妙计,这童谣与密约的传播,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大宋朝堂的心脏。
如今他们内部自顾不暇,正是我们加强防备,准备迎击宋军的好时机。”
苏允闻言笑了起来,道:“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大宋朝历来如此罢了,党争……嘿嘿,党争好啊!”
他随即目光坚定望向关中方向,道:“……不过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说到底,舆论战要打,这是关系到战争潜力的事情,但当下的十几万宋军,却是我们的燃眉之急,须大意不得。
清澜,你要密切关注宋军的动向,以及周边势力的态度。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平子澄微微欠身:“先生放心,我已安排了大量眼线,散布在宋军周边。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汴京朝堂上,党争的战火越烧越旺。
吕大防、范纯仁一派察觉到刘挚等人并未因高太后的斥责而收敛,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
范纯仁联合数位元老重臣,在朝堂上再次发难,他们以辞官相逼,要求高太后彻查刘挚等人的恶行,还朝堂一片清明。
吕大防在旁慷慨陈词:“太后,如今朝堂被刘挚之流搅得乌烟瘴气,若不加以整治,大宋危矣。我等愿以辞官为谏,只求太后明察。”
刘挚一方也不甘示弱,王岩叟四处奔走,联合朔党成员,上书弹劾吕大防、范纯仁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声称他们才是导致朝廷混乱的根源。
朝堂之上,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局势愈发紧张。
高太后看着满朝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