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各项部署针对其特点展开,后勤保障细致入微,舆论与外交手段相辅相成,可见赵卨用心之深。”
高太后微微颔首,目光再次落在赵卨身上,问道:“赵爱卿,此方略甚妙,然行军打仗,瞬息万变,若前线战事突发变故,你当如何应对?”
赵卨不慌不忙,从容答道:“娘娘,臣已考虑过此事,所谓兵无常形是也。
我军可在各军团之间建立高效的通讯体系,一旦前线有变,各军团能迅速沟通,及时调整战略。
比如,若东路军团遭遇敌军顽强抵抗,南路与西路军团可趁机加大攻势,分散敌军兵力;
若敌军突袭我军后勤补给线,预备队可立即出动,驰援保护,同时安排小股部队迂回敌后,骚扰敌军,使其无法全力破坏补给。
此外,臣会密切关注敌军将领的行动,根据其战术变化,灵活改变我方应对策略。”
高太后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问:“那你打算何时出征?所需兵力、物资,可都心中有数?”
赵卨挺直腰杆,朗声道:“回娘娘,臣计划两个月后出征。
兵力方面,按照方略,需从各路禁军、厢军抽调十万精锐;
物资方面,臣已与户部、工部商议,所需粮食、兵器、盔甲等,可在五日内筹备妥当。
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娘娘所托。”
高太后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赵枢密,哀家命你为征讨延安府大元帅,即刻着手筹备出征事宜。
但你需记住,此次出征,关乎大宋社稷安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若有差池,定当严惩。”
赵卨闻言,心中一阵狂喜,连忙跪地谢恩:“臣领旨!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誓将延安府叛逆一网打尽!”
赵卨退下后,高太后又与吕大防、范纯仁商议了一些细节,如监军的选派、后续粮草补给的持续跟进等。
待诸事商议完毕,天色已暗,高太后疲惫地挥了挥手,让二人退下。
在宫外,赵卨走出皇宫,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总算是命不该绝!
只是他有些奇怪的是,这游酢所献的策略,怎么有那么多自己不懂的词句,什么通讯体系、友好条约等等。
明明每一个字都认得,但组合在一起,却变得高深莫测起来,非得自己揣摩一下才能够明了。
就是不知道高太后以及吕大防等人是真听懂了还是不懂装懂。
呵呵。
不过那不重要了,自己既然拿下这个差遣,那么自己的前程便算是保住了,至于到时候能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