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是,因为激动,他的手正在轻微的颤抖着。
抱过属于自己的孩子后,朱祐樘看向了怀内的婴儿。
只见婴儿皱着脸,眼睛都没有睁开,只是一味地张大着嘴巴,用尽全身力气地在哭嚎着。
朱祐樘伸出手,拨开婴儿身上那昂贵轻柔的丝绸,发现自己的第一个龙嗣,果然是个皇子。
紧接着,满咸福宫的人,都跪了下来,口中发出高亢的贺喜声:“恭喜陛下,喜得皇子!”
朱祐樘欢喜地大笑出声:“好好好,在场的所有人,朕都有赏,重重有赏!”
听到朱祐樘的话,在场的众人,这才发出发自内心的欢呼雀跃。
朱祐樘抱紧了怀中的婴儿,快步走进了绛云殿中。
床上,一脸苍白的张婉儿看到朱祐樘,和他怀里的襁褓,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陛下,我们孩子……”
“淑妃,是个皇子,你看看。”
朱祐樘快步走了过去,将手中的皇子,放到了张婉儿的面前。
张婉儿看着怀里哇哇大哭的皇子,脸上的笑容更深。
她伸出手逗弄了一番之后,忽然双眼中簌簌地流下了泪来。
十月怀胎的不易,初为人母的喜悦,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她生下来的是一个皇子。
这一切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朱祐樘抱着怀里的孩子,关于他的名字,朱祐樘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太祖皇帝朱元璋定鼎天下之后,就给自己的每一个皇子,定下了一套二十个字的字辈。
而老四朱棣这一脉的字辈,正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并且按照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相生的顺序,要在最后一个字上,带上相应的五行偏旁。
朱棣本人是木字旁,那根据木生火的顺序,他的儿子就应该是火字旁。
而仁宗皇帝的名字,正是朱高炽。
朱家取名的规则,在大明年间,严格地持续了两百七十六年。
除了朱元璋的长子长孙朱雄英,因为出生地太早,没有赶上这个规矩之外。
其他的所有子孙,都是按照这个规则,而取名的。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明朝后期,很多朱家的子孙因为实在找不到相应的五行偏旁的字了,干脆就自己造一个字。
特别是那些轮到取金字旁的朱家子孙们,干脆就将平日里的常用字,加个金字旁,强行符合这个取名标准。
最后造出来一大堆如“镭”、“铬”、“铌”、“钠”、“钴”、“钯”、“钐”、“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