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坐下来。
等到众人入座之后,祖珽方才缓缓说道:“陛下此番巡幸巴蜀,知巴蜀许多才俊,特令我提拔”
他笑呵呵的看向了这些人,“诸位,过去在周国是如何做官的呢?”
这些人对视了一眼,而后回答道:“这周国擢贤良。”
“是擢功勋吧?”
祖珽轻笑了起来,北周拥有特色选官制度,一方面,北周号称放弃中正制,选官无门第,可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是在地方派官员来识别人才,进行举荐提拔,而从宇文泰到宇文邕期间的官员名单来看,诸姓的重复率越来越高,形成了某种循环。
用勋贵们担任官员来选官,勋贵选勋贵,而后彼此循环。
许多人以为地方大族都是支持中正制的,其实这不对,毕竟名额有限,大族跟大族也不一样,这玩意太容易被垄断,关中大族们一垄断吏部中大夫,那这其他地方的人就别想进中枢了。
科举制也没有如众人所想的那样遭受大族反对,纸张和印刷还没大规模普及,大族能怕跟寒门比考试??
在南国大力推行科举制的许多都是大族出身的官员,目的就是为打击垄断,让更多人能当官,当然,这个更多人肯定不是寒门出身的,早期科举需要有人担保,要看出身主打一个分赃均匀。
祖珽清了清嗓子,为他们介绍起了自家这边的选官方式。
“我们这考核,不看出身,只要是立冠成人,都可以参与,当下汉国取关中,取巴蜀,很快又要拿下整个天下,正是需要用才的时候啊早些拿下巴蜀,这巴蜀的俊才也就能早些参与科举多好啊。”
“等战事结束,天下太平,做什么也都能安生只可惜,宇文宪此贼,穷凶极恶,弑君自立,负隅顽抗算了,算了,今日难得相聚,就不提此人了!”
祖珽挥了挥手,继续拉着众人吃酒。
名士们对视了几眼,若有所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