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之间,是纵横交错的航道。
而在一些岛屿的山顶或是高岩之上,还有昼夜值守的望台和戍垒;甚至是隐藏着火器的炮台,居高临下俯瞰着岬角、峡湾中的主要航道,与港市的停泊水域。在东海船队靠近之前,就能远望到外海穿梭如织的船舶。
有两头翘的波斯船、有多层夹板的昆仑舶;有形似半月的天竺船,有带着大量竹木构件的南海番船;乃至是少量帆桨并用的泰西船,也不知道是如何扛过一路风浪,抵达这里的;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形态各异的唐船。
其中既有宛如移动的小城,或是山丘一般的万石巨舶,也被称为木兰舟或是远洋船城;号称一次可以转载自持数月所需,运载千人远赴大洋外域。也有与之相比,如雀儿一般渺小的海鹘船,灵巧的穿梭往来船隙间。
这种船头低尾高,船身前宽后窄,左右各置浮板四到八具,形如海鹘展翅而得名;是历史上最早的水翼船。因此,在牺牲了载重和体量之外,换取来的是极致的速度和复杂海况下的适航性;通常充当沿海传驿之需。
在这些海鹘船上所悬挂的焰色旗和清波旗面前,大部分往来的船只海舶,都要优先为之让出航道。但也有少许特殊的存在,并不在意这些海鹘船的身份;而依旧慢悠悠的行驶在海面上,却是一艘艘装潢华丽的游艇。
这些游艇有大有小,形制各异;却毫无例外的在船上,营造出了类似亭台楼阁、飞檐朱栏的建筑风格。同时还悬挂着,代表各自身份地位、官名职事的旗牌,或是所在家门专属的幡子和旗标;因此其中官私船兼具。
但是,在最新一波接引和护送,东海船队的巡检船面前;这些横亘于海面的官私游艇们,也只能仓促或是慌张的退避三舍。如果闪避的不够快,就会被横冲直撞的巡检飞梭船,毫不客气的擦边而过或抵近溅一身水。
而在沿途的航道上,那些依次入港的外来船只,或是正在起锚出航的泊船;也在飞梭船头吹响的沉浑螺号声中,忙不迭的退避、躲闪开来;甚至不惜为此挤撞在一起,或是慌乱的横搁在码头、栈桥,震掉下人货来。
这就是身份地位和权势带来的巨大差别;作为南海公室同出一脉的分家,东海公室拥有凌驾绝大多数,诸侯外藩、官属将吏的崇高地位与优先权。就在这一片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动静中,新的巡检船队前来接引。
相比外海那些轮替的巡检船,这只来自港内的巡检船队;显然船只装备更加精良,水夫船卒也更加健硕和精锐;不但人人统一具甲持械,还在船上拥有一定数量的小炮炮位,不断点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