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最弱的一方,兵力不过十余万,其中还有大量的仆从军,譬如一万多人的张杨军,两万张济军,三千余董承军,六千余杨奉军。
一旦同袁绍、刘备、刘封父子开战,这些兵力到底站在谁一边,恐怕还得打个问号。
而曹操真正如臂指使,全心信任的其实只有六万青州军以及自己的老班底亲军两万人,剩下的两万兖州军,一万豫州军,都是属于相对信任,虽然比不上前两者,但也都是嫡系曹军。
如今,自关东又得了两万余西凉降兵,其中过半都是难得的老兵,久经沙场,经验丰富。
曹操当然舍不得将他们悉数裁撤,自然而然的就生出了扩军的念头。
其实严格的来说,曹操的实力并不比原时空同时间段来的弱,相反,还要强上许多。
官渡之战时,曹操其实总兵力不过八九万人,真正抽调出来参与官渡之战的,更是只有四万余人,其他四万余人,有一万要放在豫州镇压地方,一万在兖州,一万在关中,一万在司隶。
即便是参与官渡之战的那四万人,其中四分之一还是分散在各个要隘坚城里的。就比如曹仁、夏侯惇、夏侯渊、于禁等人,当时都是分散出去领兵的,并不是全程都跟在曹操身边的。
否则乌巢之战中,曹操也不会将大营的安全托付给曹洪了,曹仁、夏侯惇两人,哪一个都要比曹洪更靠谱,更有资历。
真正跟着曹操在官渡对抗袁绍主力的只有三万人,甚至都算不上曹军最精锐的部曲。
至少像乐进率领的先登营,于禁率领的泰山营,曹仁的嫡系部曲等等王牌军,可都是散在外头痛揍袁绍偏师的,只在必要关头,才被调回曹操身边。
可这个位面,曹操光是嫡系军队就超过十万人了,而且因为和刘备、刘封父子结盟,他的兵力要远比原时空中集中。
毕竟这个位面里他不用再分兵去镇守豫州了。
只是曹操并不知晓这些,此时的他很是忧虑,为兵力不足而感到忧心忡忡。
所幸的是,他此时的钱粮收入要远超原时空中的同期。
原时空中袁绍、刘备、刘表可都不会给他按时进贡钱粮,可这个时空,仅仅是刘家父子这边,每年就要给曹操送来六十万石以上的粮食,这可是纯收入,路上的损耗可是刘家父子自己掏钱补贴的。
这六十万石里,还没包括陈国的税赋,两边一加,直逼百万。
这都超过曹操在司隶、颍川北部屯田所得了。
除此以外,袁绍虽然扣扣索索,但每年也进贡了二十万石粮食,刘表原先也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