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担心袁曹联手之患了。”
至此,刘备、鲁肃、刘晔等人俱是恍然大悟。
荀攸出兵青州这一条建议,居然算计到了如此之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人性的把握,实在是到了纤末毫巅的地步,实在是让人震惊。
刘备越想越觉得荀攸的智谋深不可测。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多猜善忌,他若是恳请对方守盟,不惜出让利益,恐怕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白白引起对方猜忌,甚至让曹操意识到联袁抑刘的好处。
可主动和袁绍开战,却会凭借着曹操本人的性格不着痕迹的推动,让他做出隔岸观火,左右逢源的决断。而这个看起来对曹操最为有利的决断,其实却是更加大利于刘备,而曹操还浑然不觉,自以为得计。
整条计策就是以最小代价的战事,来拖住袁绍和曹操,不但让其不能抱团,也让其无法动弹,从而为自身发展壮大争取时间。
这条计策简直混若天成,算无遗策,听的刘备震撼莫名。
刘备感慨万千,起身冲着荀攸行大礼,发自内心的感激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荀攸却是赶忙离席避让,匆匆回礼:“蒙主公垂青,不吝厚爱,攸感激涕零,欲竭股肱之力,报效主公之恩于万一。今日献策,主公不以臣鄙薄,纳善如流,此臣之荣耀也,安敢受主公如此大礼。”
刘备和荀攸之间又是一番真心推让,最终才在鲁肃和刘晔的劝解之下,刘备这才作罢。
“公达此计,真鬼神之谋也。”
刘备又感叹了一句,当即决断道:“我意已决,就从此计。公达、子扬、子敬,可以此计为核心,制定计划,快则秋收之后,缓则明年春暖开,出兵东齐,与大司马开战。”
“喏!”
荀攸、刘晔、鲁肃三人起身拱手,齐齐应命。
**
刘封这会儿自襄阳南下,先舟后路,自蓝口聚登陆之后,走驰道一路南下,过当阳,历长坂,直抵江陵。
进江陵的时候,天色已经将暗,城门都已经关闭了。
看门的都伯还不认识刘封,只能匆匆报到上官处,最后还是周瑜收到消息后亲自来迎,这才将刘封接入城中。
看着身边周瑜诚惶诚恐的模样,刘封笑着安抚道:“公瑾何以毕恭毕敬?君之治军,乃有细柳之风,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又如何会因此而责怪你呢?公瑾你越不安,可不就是在说我越是非不分吗?”
刘封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周瑜变得更加惶恐了,原因自然是因为刘封说的太有道理了。
“好了,我是夸奖公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