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松、常、镇,浙江杭、嘉、湖等府属,滨临大海,商船装载货物驶至北洋,在山东、直隶、奉天各口岸卸运售卖,一岁中乘风开放,每每往来数次。”
“似海道尚非必不可行,令两江总督魏元浩、漕运总督严检、江苏巡抚张师诚、浙江巡抚黄鸣杰等各就所属地方情形。”
“广谘博采,通盘经划,悉心计议,勿存成见。”
“将海运之事一一熟筹。”
群臣暗自对视一眼。
……
【但是,这些官员不愿承担海运风险,均以为海运窒碍难行,仍主张采用“引黄济运”,盘坝接运的办法。】
【这种办法实行的结果,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漕运问题,还虚耗了大量资金。】
【道光五年(1825)六月,道光帝分别给阻挠海运、又拿不出漕运办法的大学士孙玉庭及江浙有关地方官员以革职、降级、调用等处分。】
【改派琦善为两江总督,并任命富有改革精神、政绩卓著的安徽布政使陶澍为江苏巡抚,命他们切实筹措海运事宜。】
【然后上奏,主张海运漕粮。】
……
大元·顺帝时期
“这还用提吗?”
懽帖睦尔看着道光与大臣们扯皮,实在不理解。
就像他不理解明朝皇帝为什么死不开海一般。
脱脱也不明白。
“我朝疆宇极天所覆,地大人众,仰东南之粟以给京师,视汉、唐、宋为尤重。”
“神谋睿筭,肇创海运,较循贡赋古道,功相万也。”
“你怎么就不愿意开海呢?”
十六岁的朱重八看着盯着自己的两人,憨憨的挠了挠头。
“咱也不知道啊。”
懽帖睦尔与脱脱对视一眼。
脱脱笑着拍了拍朱重八的肩膀,道:
“太医说你爹醒了。”
“你出宫回去看看吧。”
朱重八依然憨憨的点了点头,不熟练的行了个礼,随后离去。
“你说他……”
懽帖睦尔欲言又止。
脱脱摸着胡须,一时无言。
一开始是准备永除后患的。
但看完明清,这个后患似乎也不大啊。
……
大明·永乐时期
“别的不说。”
朱棣喝了口热汤,烫的咧嘴道:
“元朝的航海技术,海运的效率、经济性都远远优于河运。”
“但为什么要弃海运、行河运呢?”
“因为它是以征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