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祂的造物们的造物。因祂的造物们(作者我)终于向往仁爱与公允,故而我们使祂的裁决,仁爱、公允。
但,上帝已死。
所以,《纽约客》是对《雪之寂》的回应。
而《雪之寂》则是对《新月之弦》的回应。
《新月之弦》依赖【君权体制下的“明君”】来给予弱势群体公义、正义。而《雪之寂》则指出这是不可靠的。
《雪之寂》诉诸【宗教信仰】来求索真、善、美、自由平等、公正公义。而《纽约客》则扎根在【后尼采(post-zsche)时代】的社会中;在这里,我们只能诉诸【公平公正、制约权力的法治体系】。
这整本集子的立意,就是一步一步推导出【权力制约的重要性】。
嗯,也提一嘴男性人物原型。
克里斯蒂安的人物原型是……我在lof上刷到的一些文里的……男主原型。但……嗯……我不太能理解这类人物……是……怎么能做女主的main love i(主要心仪对象)的。反正在我的故事里,他们绝对是反派,哈哈。
阿列克谢的人物原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阿廖沙(阿列克谢的昵称)。他是个极其信仰基督教、上帝、心思单纯的男孩儿,是最纯稚的真、善、美的化身。
嗯……塞洛斯的原型是《魔戒》里的阿拉贡与法拉米尔。他……发疯时候的状态……我是以《呼啸山庄》里的希斯克里夫为原型写的。
故事里一切对受害者的不尊重,都是我能力的原因,并非不想,而是能力所限,写不出来。也因为我需要加“浪漫元素”去吸引读者、深化角色,所以故事总有些拧巴。以后笔力越发成熟,风格可能也会改变。
创作缺陷(如,性化少女、神女-妖妇二元对立叙事、女性无意义的牺牲,等等),作者也在努力反思和改进。
.
叁 · 个人遭遇:说说性侵
读者君问我是否遇到过与柰相似的困境。我……确实遭遇过性侵,但不是柰遭遇的那种有交换条件的性侵,而是熟人(朋友)作案,同龄人(非白人、非黑人,因为是美国另一少数族裔,所以我不想说种族,怕读者君们形成刻板印象),我和他都很清醒,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